寶寶照護知識大彙集(2)
初生寶寶的便便
一個健康的寶寶,通常會在出生後二十四小時內排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次便便-胎便。胎便通常都是深墨綠色的黏便,主要成份是媽媽的羊水、吞入的胎脂、表皮細胞及腸道的分泌物。胎便持續二、三天後就會轉為黃綠棕色的過渡便。到了三、四天之後就轉成一般的大便形態。通常餵食母乳的嬰兒,大便多呈金黃色,而且次數較多,便便比較稀; 而餵食嬰兒奶粉的寶寶,大便比較泥稠狀,次數較少,顏色也比較黃綠深色。如果新生兒在出生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後還沒有解胎便,就要懷疑是不是腸道有先天性的異常。
當媽媽親自帶寶寶時,常常會覺得寶寶「一吃就拉」,好像喝下的奶都不太消化就馬上排出來。其寶這是因為小寶寶的「胃-大腸反射」比較強,而且他們還不會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關係。當食物進入胃幽門時,會刺激大腸反射性地加強蠕動,而有排便的感覺(大人們也會有類似的反射,尤其是當你領天都還未排便,又吃下一大堆東西時),寶寶出生前一、二個月時大約都是如此,在吃奶中或吃奶後馬上排便,這是正常的現象而不是消化吸收不好的現象。
寶寶便便的判別
至於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會隨著年齡、食物、與腸胃狀況而改變。通常剛出生的嬰兒每天會便便四~六次,到一個月大時大約是二~三次,滿一年時平均每天一次。但如果是喝母奶的,出生前一~二個月內,大便次數比喝奶粉的嬰兒多,可能每次喝奶都會解便,然後次會慢慢變少,甚至二、三天或五天一個禮拜才解一次; 這種情形可能會持續到四個月添加副食品後才會改變。但只要便便是軟的,寶寶也沒有不適,那麼您還是可以安心哺餵母奶。如果寶寶的大便次數每週少於三次而且便便很硬,每次便便都很用力或會造成肛門出血,就表示寶寶有便秘的現象。相反的,如果寶寶每天便便的次數超過六次上,而且便便的性狀改變,變得比平常含水量多,甚至都是水樣便或含有黏液、血絲、酸臭味,就表示有腹瀉的情況,總言之,判斷寶寶排便是否正常,除了次數外,便便的性狀也是十分重要。像寶寶如果解的便都是小小硬硬像羊大便一樣,雖然他一天解三、五次便,仍然是屬於便秘。
寶寶便便是健康指標
當寶寶的便便性狀與平常不一樣時,家長們應該要加強警覺,因為這可能反應出寶寶胃腸狀況有了變化,有時候這些變化是一種警訊,可以提供照顧者或醫生很好的判斷依據,但有時並不見得有特殊意義,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一一說明:
(一) 水樣便: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腸炎造成。尤其是嬰幼兒常罹患的輪狀病毒胃腸炎。通常便便很稀水甚至有人形容像洗米水一樣稀,常因此而造成寶寶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而需住院。另外像一些霍亂、食物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水樣便。
(二) 黏液便:通常會解黏液便時便便是稀水狀外加有透明黏液混雜其內。這是表示大腸黏膜受到病原菌侵犯而受傷脫落,厲害的甚至會帶有血絲或寶寶發燒。在台灣以細菌,尤其是沙門氏菌所引起的最多,志賀桿菌或曲狀桿菌也偶而發現。
(三) 血便、黑便:通常這兩者都表示腸胃道有出血的現象。如果出血的部位是在鼻腔(如流大量鼻血)、食道、或胃十二指腸(如潰瘍)或是因為吃大量動物血(如鴨血)而造成的,大便就會呈瀝青樣的黑色。不過如果出血量太大,也可能呈現黑與棕紅色摻一起的大便。至於紅色的血便刖是因為消化道的較下端出血所造成。常見的原因有美克氏憩室、腸炎、肛裂等。
(四) 草莓醬樣黏液血便:這是嬰幼兒腸套疊的典型便便。這種便便是表示小腸未端與大腸因為阻塞充血甚
至出血所排出帶有黏液的紅色血便,看起來就有點像是紅色果醬。通常寶寶會同時有腹部的劇烈陣痛、嘔吐、疲倦的症狀、必順趕緊送醫。
(五) 酸便:如果寶寶是喝母奶,大便一般會聞起來酸酸的。如果是喝奶粉的,就不該有酸臭味。如果有這種便便,大都也會有稀水便的情形。這表示寶寶的小腸無法將食物中的醣類消化吸收,以致於醣類被大腸的細菌分解,因而產生短鏈脂肪酸而發出酸味。
(六) 灰白便:正常大便的顏色是黃、綠、棕色,這些顏色主要是由於膽汁經過腸內細菌分解所產生的。所以當人的肝膽有異常而造成膽汁分泌受阻時,便便就會變成淡黃色或灰白色。如果寶寶的便便持續呈現灰白色或甚至皮膚出現黃疸,就應該趕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常見的原因有肝炎、膽道閉鎖與膽道囊腫。
(七) 油便:如果寶寶的便便摸起來油油的,或是在馬桶中,水面會浮起一層油亮的油脂,表示寶寶的脂肪吸收不了而排出。大多只是因為寶寶吃多了油脂類所引起。但如果是因為肝膽疾病或小腸疾病所造成的油便,則常常會合併其餘症狀,這時就必須治療。
(八) 菜渣便:有時候,在一、兩歲的寶寶會把吃進去的食物原封不動再解出來,尤其是一些比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果次數不多,媽媽不需要擔心,那只是暫時的消化不良。
以上只是粗略的將大便性狀做一個歸類,當寶寶不舒服或大便出現以上的異狀,媽媽及照顧者不要慌張,去看醫師前記得把寶寶的大便一起帶去,及配合醫師的檢查,相信一定能找出寶寶的病因。
*************************************************************
*尿布疹護理*
文/黃珮瑜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長黃雅莉
對於襁褓中的嬰兒來說,尿布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也因為如此,尿布疹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曾碰到的狀況;面對這討人厭的紅屁屁,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呢?
尿布疹起因與徵候
尿布疹的起因,多半由於尿液和糞便經過細菌分解所產生的阿摩尼亞對皮膚造成刺激;加上尿布內的環境悶濕,容易孳生細菌及真菌,繼而引發感染而使症狀更形惡化。如果疏於更換,很快就會產生泛紅的皮膚症狀。
若泛紅的情況沒有獲得改善,一些圓點狀的小疹子就會伴隨出現,此時細嫩的肌膚多半已腫脹,寶寶也有較明顯的不適感了。再置之不理的話,進一步就會演變成破皮、有滲透液流出,甚至滲血的情況。
小屁屁護理原則既然勤換尿布如此重要,那究竟多久要更換一次?換尿布時還需要額外做哪些清潔動作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長黃雅莉表示,以拋棄式尿布而言,因為內部多半含有加強吸收的高分子聚合體,所以可以參酌尿濕顯示標示,或等尿布稍有一點重量時再行更換;布尿布雖然透氣性佳,但回滲力也快,一但尿濕最好馬上更換,才不會適得其反。
便便處理此外,如果只有尿尿的話,並不需要額外清潔直接更換即可;萬一大便了,使用濕紙巾擦拭時女寶寶要由前往後擦,男寶寶則是要注意陰莖與睪丸之間的接縫處、腹股溝等皺摺處是否都有一併清潔到。
黃雅莉護理長表示,清理便便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使用溫水先將大部分的髒污沖掉,再仔細清洗屁股,之後用毛巾輕拍吸乾水分;清潔過後,在保暖的情況下若是能順便讓小屁屁晾一會兒,尿布疹出現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了。
護理三部曲為了寶貝屁屁的健康,媽咪們在平日的照顧上不妨多用一些心思喔!
*預防〈尚未出現症狀時〉趁著小屁屁尚未出現狀況時,平時做好清潔與護理就顯得非常重要。黃雅莉護理長表示,在換尿布時可以薄薄塗上一層凡士林,阻隔尿液與糞便的刺激;並且選擇柔軟透氣的尿布,減少小屁屁悶濕與摩擦。
* 舒緩〈出現輕微症狀時〉當寶寶的屁股開始出現泛紅的症狀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偶爾脫掉尿布讓屁股出來透透氣,並且比平常更勤換尿布,盡量讓小屁屁保持乾燥就對了。
實務操作上,雖然有很多媽媽們會提供不同的妙方,例如用稀釋過的茶葉水洗屁屁、拍中藥痱子粉、塗抹母乳等。但對於已經產生發炎狀況的皮膚來說,這些其實都是額外的刺激;黃雅莉護理長解釋,尤其是痱子粉顆粒細小,容易揚塵造成寶寶呼吸道吸入的問題,與排泄物混合後,反而附著在皮膚上形成刺激,即便是日常使用也最好盡量避免。
事實上,寶寶的體質也是尿布疹好發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上述做法即便針對某些寶寶的症狀有所改善,但只能說是個別體質剛好適合,原則上還是不建議施行。
* 治療〈出現嚴重症狀時〉當出現較嚴重的尿布疹症狀、或改善各項條件後但症狀卻依然沒有改善時,一定要帶去請醫師治療。黃雅莉護理長說,通常醫師會開立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成分的保護劑,或是抗黴菌之類的含類固醇及抗生素的複方藥膏;不論開立的處方為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遵照醫囑使用,切莫因療效良好就自行增加使用次數。
想要遠離尿布疹,適當清潔並且保持通風與乾燥是不二法門,媽咪們照護家中寶貝時,遵循正確護理方式,肌膚就能柔嫩又健康!
尿布疹成因
1. 疏於更換尿布,小屁股長時間浸漬在悶濕的環境中,促進細菌的繁殖。
2. 尿液和便便被細菌分解產生的阿摩尼亞,刺激寶寶細嫩的皮膚。
3. 餵哺母乳的新生兒,便便通常會稀稀軟軟的,而且次數多(一天甚至 6~8次),這是正常現象。若疏忽勤換尿布,也可能會引起尿布疹。
4. 抵抗力較差、敏感的皮膚(有時對尿布也產生過敏),較容易患尿布疹。 5. 細菌感染。
原文刊載於2010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閱覽
***************************************************************
寶寶的指甲是協助判斷健康的一途徑,但也不能完全依賴。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潘俊伸表示,不管是寶寶或者大人,一個健康的人,他的指甲生長一定是正常的。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承鴻也表示,在媽媽肚內第10週時,寶寶已開始出現初期指甲組織,因此寶寶出生時指甲已是一成熟結構,指甲板均發育完全。不過,潘俊伸醫師也說明,一歲以下的寶寶,指甲通常比較軟薄,而且容易往上翹,主要是因為寶寶時常握拳,手指頭和手心會互相頂到,在顏色方面,也通常比較淡偏白,這都是寶寶指甲正常的現象。李承鴻醫師也提醒,寶寶的指甲可以反映血液循環狀態,因此指甲的色澤變化需要隨時注意,家長如發現寶寶指甲出現異常,情況嚴重,都必須請專業醫師做檢查。
醫師提醒 特別留意!
潘俊伸醫師提醒,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指甲容易偏藍紫色,可能是發紺性心臟病的徵兆,靜脈的血直接傳送到動脈去,因此整體肌膚和指甲容易呈現藍紫色。如果心臟病更為嚴重的小孩,可能會造成指甲變形,這是因為他的末梢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指甲床鼓脹,呈現杵狀。
寶寶指甲異常的狀況,可分為以下七種,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指甲出現任一以下情形,都必須留意,並適時的幫寶寶補充營養,必要時須尋求醫師的協助!
狀況一!指甲有白斑點
造成白斑點主要原因,潘俊伸醫師說明,可能是寶寶玩玩具的時候,曾經受過傷,比如說壓迫、擠壓,但是寶寶不會表達,所以指甲出現白斑點時,可能是三個月以前因為受傷引起的指甲白斑,通常這種小白點不會出現在每一隻指甲,而是零星的。李承鴻醫師也提醒,這種情況須注意是否為白甲症,嚴重會讓整隻指甲呈現白色,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能伴隨有耳聾的病症。
狀況二!寶寶指甲出現橫白線
李承鴻醫師表示,這種橫白線也可稱為米式線 (Mees’Line),通常大約1~2毫米寬,可能的原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或鋅缺乏,或是感染如麻疹、腸病毒等疾病引起。潘俊伸醫師也進一步說明,寶寶指甲出現衡白線也可能是之前有發過高燒,或是因為營養不良,時常嘔吐、長時間腹瀉,寶寶在這段虛弱的時間生病,因而停止生長,寶寶指甲就會出現白線。
狀況三!寶寶指甲偏黃、偏灰
偏黃:
如果是比較小的寶寶,就必須注意是否為黃疸,潘俊伸醫師表示,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餵母乳的寶寶,因為餵母乳的寶寶容易有延遲性的黃疸,通常會持續至寶寶兩三個月大,但隨著黃疸退去後,偏黃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至於六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也可能出現因為維生素A過量,而導致指甲顏色偏黃的問題,像是胡蘿蔔、南瓜等食物,因為容易堆積在體內,即使停止使用後,也可能要一段時間才會退去顏色。
偏灰:
如果寶寶指甲出現黯淡、灰灰的狀況,潘俊伸醫師提醒,就要注意是否是黴菌感染,主要途徑是由父母傳染,比如說:寶寶很喜歡玩爸爸的拖鞋,如果當時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就容易感染黴菌。李承鴻醫師則表示,等到寶寶慢慢長大,新陳代謝變好,角化代謝正常時,此種狀況就會較少出現,但也要注意是否因甲溝發炎引起,此為一種指甲周圍組織發炎的反應。
狀況四!寶寶指甲凹凸不平
李承鴻醫師說明,寶寶指甲凹凸不平的狀況可分成兩種:
1. 點狀凹陷-主要是因為指甲近端的基質(生長指甲的源頭)發炎,角化不完全而造成,比如說:濕疹、乾癬或扁平苔癬等引起。
2. 縱向凹陷-發炎程度更嚴重,可能呈現粗面指甲,除了與點狀凹陷類似原因外,也可能因異位性皮膚炎引起。
狀況五!寶寶指甲變脆、分層
根據潘俊伸醫師以及李承鴻醫師的看法,寶寶指甲變脆、分層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母乳寶寶的鐵質缺乏
通常是因為寶寶的鈣質缺乏,或者有缺鐵性貧血狀況,好發於餵母奶的寶寶身上,因為母乳的營養裡鐵質較為缺乏。而配方奶寶寶通常較少出現缺鐵的狀況,除非吐奶嚴重,否則很少會有缺鐵的狀況。
2. 缺乏維生素A、E
也會引起指甲變脆、或者沒有光澤的狀況。
3. 內外刺激引起
內刺激-寶寶本身的血液循環不好,或者有甲狀腺方面的疾病
外刺激-因為重複清洗,或者清潔劑過強引起
狀況六!指甲出現斷裂
寶寶通常較少發生這樣的狀況,最常見是受到外傷,而且是立即性的發生,因為寶寶的指甲較薄,所以容易斷裂。但如果寶寶很多指甲都出現斷裂問題,就要注意是否為甲狀腺機能的問題,但現在寶寶通常會做新生兒篩檢,所以如果寶寶有甲狀腺方面的問題,出生即會發現。
解決方式:
媽咪不用過度驚慌,可先觀察一陣子,如果情況持續出現,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檢查。
狀況七!指甲邊脫皮
其實指甲邊邊的脫皮,有時是指甲邊皮膚新陳代謝的表現,不過,李承鴻醫師也提醒,寶寶因為自我保護力較弱,容易對清潔劑或者水產生刺激性反應,因此幫寶寶清潔指甲時,須注意保持乾燥。潘俊伸醫師則認為,有可能是因為維生素C缺乏導致,但六個月前的寶寶通常是喝奶,所以指甲脫皮的問題不那麼常見,但等寶寶慢慢大了之後,可能因為偏食的關係,就容易造成維生素C缺乏的狀況。
醫師小叮嚀:
潘俊伸醫師提醒,選擇兒童綜合維他命必須選擇大廠牌、有信譽的藥廠,這樣營養含量也會較足,也較為合乎標準,因為小孩的維他命有其劑量之規定,也不能隨意攝取過量
嬰兒與母親 9月號 NO.395採訪撰文/翁昭鈺諮詢/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潘俊伸
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李承鴻
*************************************************************
寶寶的長牙進行曲
當寶寶的牙床冒出小小白白的乳牙蕾時,相信爸媽們會非常高興,「我的寶貝長牙了耶!」然而每個孩子長牙的時間並不盡相同,有人3個月大就開始長牙,也有1歲之後才開始長牙的,因此爸媽們不用太緊張!只要寶寶在1歲半之前長出第一顆牙,3歲前20顆乳牙全部長出來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大約6~10個月會先長出2顆下門牙,但也有寶寶先長出上門牙;20顆乳牙要全部長出,可能需要20~30個月。發牙速度與生長發育及遺傳因素有關,而且女孩的長牙速度比男孩快。
注意寶寶牙齒生長的順序不過,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是有差異性的,沒有按照上述時間長牙沒有關係,要特別注意的是乳牙的生長順序,萬一有誤,因為有可能是先天性缺牙或某遺傳疾病的關係,必須帶去給牙醫師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長牙時會有哪些症狀?當發現寶寶有以下症狀時,可能是在長牙囉!
1.寶寶想去摳牙齦、喜歡咬東西(因為長牙時會癢)。
2.食慾下降,輕微腹瀉。
3.哭鬧不安,脾氣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
4.口腔內有點紅腫,有硬塊凸起。
5.較容易流口水。
6.輕微發燒:這是因為牙齒穿出口腔黏膜過程中,所引起的正常發炎反應。
7.注意異常症狀:例如情緒起伏太大,此外,若有腹瀉、發燒超過38.5℃、脫水、起疹子及腸胃不適等症狀,要先前往小兒科就診,以排除其他感染的情形。
Baby長牙時的照顧方法
針對以上的長牙症狀,寶寶可能有些不舒服,可用以下方法來加以紓緩與照顧:
1.準備固齒器(注意清潔)、較硬的蔬果(例如蘋果、胡蘿蔔,切成條狀,不要太大塊)讓寶寶咬,以按摩發癢的牙齦。
2.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後,以溼的紗布幫寶寶清潔按摩。若臼齒已長出來,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刷牙。
3.若有紅腫的情況,可請牙醫師開消腫藥膏來使用(萬一不慎吃下去沒有關西)。
4.寶寶情緒不穩定時,可多給予呵護、抱抱。
5.給寶寶吃些涼的食物,例如布丁、優格、稀飯等。
6.多漱口可降低口中微生物滋生,能減少寶寶發牙時的輕微發炎反應及發燒。
如何照顧好寶寶的牙齒?
◎幫寶寶養成潔牙的好習慣
1.漱口:
在還沒長出牙齒前,就要讓寶寶養成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後漱口的習慣,長出牙齒後更要繼續維,以減少口中食物殘渣形成酸性的環境。
2.刷牙:
寶寶還沒長牙時,爸媽就可以開始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幫寶寶清潔牙齦,先讓寶寶熟悉清潔口腔的動作。當6、7個月大開始長前面幾顆門牙時,就可以開始潔牙,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來擦拭牙齒及牙齦,尤其是在餵食後與睡前,一定要徹底將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及奶垢清潔乾淨。等乳臼齒萌發之後,就要改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清潔牙齒。
◎檢查寶寶牙齒,預防蛀牙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施文宇醫師指出,寶寶牙齒最常見的問題是「蛀牙」。蛀牙是因為牙齒清潔不乾淨與食物殘渣造成口腔中過酸的環境,侵蝕牙齒而產生脫鈣的作用(牙齒會變成白白的),使得牙齒表面失去了原本晶瑩剔透的質感,這是蛀牙的前奏,接著可能變成黑灰或黃黃的,甚至會出現凹洞。
蛀牙常出現在咬合面以及牙間縫,帶寶寶給牙醫師塗氟及使用「凹隙封填劑」,已證實有極佳的防蛀效果。若父母懷疑寶寶有蛀牙,應立刻請牙醫師檢查,以免蛀牙過深。
*什麼是「凹隙封填劑」?施文宇醫師表示,兒童乳臼齒咬合面因溝隙較深,極易積存細菌及食物殘渣,且刷牙也不易刷乾淨,雖使用大量氟化物,但因溝隙過深引起的咬合面齲齒並無明顯的減少,故發展出「凹隙封填劑」來預防咬合面的齲齒。凹隙封填劑在恆臼齒的使用效果非常良好;但使用於乳臼齒時,由於病童看診時不易配合及凹隙封填劑材料選擇等因素,使凹隙封填劑在乳臼齒的使用效果較差。
有鑑於此,台北榮總兒童牙科經由行為控制及改採「玻璃離子體」材料等方式,發展出針對兒童乳臼齒凹隙封填的特殊作法,經兩年追蹤,耐久度佳,不易脫落,可大幅減少乳臼齒咬合面齲齒的發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盡量不吃甜食。
2.若真要吃零食,應集中在半小時內吃,以降低接觸零食的時間,減少口腔的酸性環境。
3.飲食之後(不論是喝奶或吃副食品、零食等)要喝水漱口,能刷牙更好。
4.避免讓寶寶含奶瓶睡覺,要喝完水或刷牙之後再睡。
5.1歲開始戒奶瓶,5歲之後不再含奶瓶、吸奶嘴,以免影響恆牙顎骨的發育。
6.減少吃黏滯性高(例如餅乾)、含糖及精製的糕餅類等容易導致蛀牙的食物,因為容易形成酸性環境,對寶寶牙齒非常不好。新鮮水果比較好,因為含有纖維,咀嚼的同時也具有清潔的作用。
7.避免讓寶寶喝碳酸飲料(即汽水)。
8.當食物太大塊或寶寶咬不斷時,不要由大人咬了之後再餵食,因為不衛生又容易將大人口中的細菌傳給寶寶。徐慶玲醫師建議以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將食物磨碎,她自己的做法則是會攜帶乾淨小剪刀,隨時可幫寶寶剪碎食物。
幫寶寶刷牙5大訣竅
1.選擇牙刷:
幫寶寶選擇牙刷時,牙刷頭的長度,以相當於四顆門牙的寬度為宜;牙刷的軟硬度,則以不刷痛孩童牙齦為原則,以免讓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覺而排斥刷牙。市售的兒童專用牙刷有為各階段寶寶設計的小刷頭,容易深入兒童細小的口腔,柔軟的刷毛及軟墊刷頭,可保護寶寶幼嫩牙齦,還設計成粗胖的握柄,適合手掌肌肉尚未發展完全的幼兒來掌握,有些還有可愛的卡通圖案,很受小朋友歡迎,爸媽可多加利用。
2.刷牙姿勢:
徐慶玲醫師說明爸媽可幫助寶寶刷牙的姿勢包括:
(1)讓寶寶坐在自己的大腿上,面對面刷,或兩人同時面朝前方刷。
(2)也可讓寶寶躺在自己的大腿或小腹上刷,最好將寶寶頭部往左或右偏45度,以防止寶寶的口水哽在喉頭。
3.分區刷牙:
4.刷牙力道與方向:
力道要適中,如果太用力刷,會因疼痛而使寶寶排斥刷牙;此外,不需使用貝氏刷牙法,以短距離振動的方式橫刷即可。
5.愉快的氣氛最重要:
剛開始先不要強求刷乾淨,先讓寶寶習慣刷牙之後,再逐漸要求刷乾淨。建議可以利用遊戲、說故事或配合音樂的方式,讓寶寶在愉快的氣氛中習慣刷牙,進而學習自己刷牙。
帶寶寶開心看牙醫4大訣竅從寶寶長牙之後,約3~6個月就需要帶寶寶去牙科接受定期口腔檢查,除了可以早期發現口腔疾病而儘早矯正或治療外,牙醫師還會適當建議小朋友使用氟化物(像如何在家使用含氟牙膏、是否需在牙醫師處做牙齒塗氟),以及在臼齒咬合面做「凹隙封填劑」來預防蛀牙。
然而許多小朋友排斥看牙醫,如何才能讓寶寶在愉快的環境中習慣牙科的治療呢?以下建議不妨
試試看:
1.看診前及看診時,跟寶寶玩看牙齒的遊戲,例如躺著讓父母看牙齒、用鏡子檢查牙齒,並給予稱讚與鼓勵。
2.第一次看診時請牙科人員帶小朋友熟悉環境,不一定要立刻做治療,以減少緊張感。
3.千萬不要用威脅的方式,更不要把帶孩子去看牙醫當作逞罰他不乖的手段,以免孩子先在心中產生負面的印象,因而排斥看牙醫。
4.選擇適當的時機去看診,例如孩子已睡飽、吃飽一段時間,這樣孩子的情緒較佳,也比較好溝通;並選擇牙科病人較少的時段,才能給寶寶較多的安撫與開心的互動。
常見寶寶牙齒保健問題Q&A
Q1:寶寶刷牙時需要使用牙膏嗎?
A1:徐慶玲醫師認為,在寶寶還無法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時,或者是還無法控制時,先不要使用牙膏,畢竟正確的刷牙方法比使用牙膏更重要。到了寶寶能夠理解也能控制不吞下牙膏時,就可開始使用牙膏。儘量不要使用刺激性強的牙膏,以免造成寶寶排斥刷牙。
施文宇醫師則強調選擇含氟牙膏是很重要的,因為可避免蛀牙的產生。
一般市售兒童牙膏會有甜甜的味道、不具刺激性,還有可愛的卡通圖案,甚至能擠出有趣的牙膏形狀,寶寶的接受度較高。
Q2:寶寶刷牙後把牙膏泡沫及漱口的水吞下去,有關係嗎?
A2:首先要注意牙膏的用量不要太多,對於剛學會吐口水動作的嬰幼兒,在牙刷上沾薄薄一層的含氟牙膏即可;大一點比較會吐口水的孩子,可以使用約一顆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原則上還是要提醒孩子將泡沫吐出,以及漱口漱乾淨,萬一吞入少量含氟牙膏,對身體是不會有害的。
Q3:如何以「氟」來預防蛀牙?
A3:施文宇醫師指出,「氟」是預防蛀牙的利器,其原因包括:
(1)氟可以強化牙齒琺瑯質的結構,比較能抵抗酸的侵蝕,因此不易蛀牙;
(2)當有部分鈣質脫離牙面時,氟可以使它「再礦化」(讓鈣再回到牙齒表面),因而可避免蛀牙的發生
(3)氟可以抑制口腔內細菌的生長,故能降低蛀牙的機會。
Q4:乳牙遲早要掉落,蛀掉也沒關係,等恆牙長出來再保養就可以了?
A4:這是極為錯誤的觀念!事實上,乳牙絕對會影響日後恆牙的發展,因此乳牙的保健十分重要!其原因包括:
1. 當乳牙蛀到牙神經處,除了會感到不適及影響咀嚼功能外,一旦惡化向下侵犯到下面發育中的恆牙牙胚,就有可能影響恆牙的發育。
2. 一顆牙齒蛀掉後,與其相鄰的牙齒就會往前推進,將來會阻礙恆牙的生長空間,使得寶寶長大後,齒列變得擁擠、不整齊,將來還必須做牙齒矯正,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更多!
Q5:我寶寶的牙縫好大,有關係嗎?
A5:徐慶玲醫師表示,這是正常的現象,爸媽不必擔心,因為將來的恆牙比乳牙大且顆數多,牙縫大,將來才有長恆牙的空間;要擔心的反而是乳牙的牙縫太密合,將來寬大的恆牙長出來時空間不夠,太擠就會造成齒列不整。
Q6:寶寶長牙會發燒嗎?
A6:寶寶長牙時輕微的發燒是正常的,這是牙齒穿出口腔黏膜時,所引起的正常發炎反應。但若發燒超過38.5℃則要注意,因為在嬰兒長牙階段(約6個月大)時,從媽咪身體所得來的抗體已逐漸消失,正是嬰兒免疫力青黃不接的時期,所以可能罹患感染性疾病。
結語
爸媽應多注意(若由保母帶一樣要注意)寶寶口腔及牙齒的生長情形,協助養成良好的潔牙習慣,並教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此外,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使用氟化物,及定期帶寶寶去看牙醫並使用「凹隙封填劑」,千萬不要等痛了才來看牙醫,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如此就能有效減少蛀牙的發生,並可隨時矯正及治療有狀況的牙齒及齒顎,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好牙,這可是孩子一輩子珍貴的禮物!
*************************************************************
該不該坐學步車?
學步車雖然有可支撐部份身體重量及練習走路的功能,但是因為現代家長時常把學步車做為「減少照顧寶寶的幫手」來使用,而時常疏忽了對寶寶的照顧,尤其在由媬姆照顧的時候最常見,而延生很多小寶寶的意外受傷,其角色值得探討。 世界趨勢,在醫學界漸傾向不用學步車 其原因是 學走路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寶寶長到一定年齡(十個月左右),肌肉、骨骼的力量的發育及神經的協調感夠了的時候,他自然能站起來,再逐漸學走路。如果寶寶的腿能站三秒,他自然能自己扶著東西站三秒,當下星期能站五秒時,他自己就站五秒。但是是否有必要在寶寶能站五秒的時候。要他用學步車多站到十秒?醫學上認為是不必要的,因為他的肌肉骨骼還沒有發育到那個程度,太早、太久的勉強要他在學步車中一直站著,或用「蹬」的方或學走路,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對發有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因為小寶寶的控制力不夠,或學步車的誤計不良、或家中的安全不夠而不斷的「翻倒」或「夾到」出各種的意外。
歐美有些國家已經禁止販賣螃蟹學步車,因為品質問題,或是跌下樓梯或翻倒等,常發生意外傷害。如果一定要使用,時間也不要太長,建議一次不要超過20分鐘,應該是準備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小孩多爬,多去探索。已經有研究證實,那些整天爬來爬去、或扶著東西站站走走的寶寶,會比一天到晚都坐在學步車裡的寶寶,還快學會走路!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大部分正常發育的寶寶,在10個月以前,仍然需要依賴四肢來進行翻滾、俯仰、或坐、或爬…等動作;而在這些反覆的動作練習中,不但是有機會強化四肢、軀幹關節的靈活性,也因此讓寶寶的肌肉被鍛鍊得更強壯。有了強健的骨骼肌肉做基礎,11個月後的會站、會走,其實就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反而是如果太早接觸學步車,對於載重力仍嫌不足的寶寶肌肉和關節,就會造成很大的負擔,而且就更容易造成例如O型腿…等扭曲、畸形的現象。因此對於學步車的使用,媽咪必須要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爬行」也是寶寶在肢體動作發展上的重要階段,所以別老急著要孩子站高高、走快快。而且,即使沒有坐學步車,寶寶還是可以學會走路的。若真想藉助於學步車,可以在寶寶11個月後,將學步車的滑輪固定,好讓寶寶在之中練習站立。待他的腳力增長,穩定度也足夠後,接著再恢復滑輪的功能,讓寶寶學習利用學步車移動自己。這樣使用學步車,才是確保孩子走的健康又穩健!
留言列表